西双版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远征军战斗序列详述,第一次缅甸战役失 [复制链接]

1#
海口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nk/a_4618895.html

年—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阶段、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滇缅公路和重新打通援华抗战物资“生命线”,中国军队组建远征军,出征滇缅印,顽强抗击日军。

中国远征军在滇缅印战场以巨大的牺牲,最终赢得了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境外征战的彻底胜利,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对亚洲太平洋战场和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立下赫赫战功。

第一次缅甸战役中国远征军战斗序列

作战时间:年月—8月

作战区域:中国云南省西南部地区、缅甸全境、泰国西北部地区、印度东北部地区

作战部队:第5军、第6军、第66军、长官部各直属队

司令长官:卫立煌(时为陆军二级上将)

注:卫立煌未到任,副司令长官杜聿明代理至4月日,由罗卓英接任。

卫立煌(年—年),安徽省合肥县人(现属包河区)。年4月4日铨叙陆军中将,年9月26日晋授中将加上将衔,年5月2日晋授陆军二级上将。

年2月16日,中国国民政府根据中美英三国协商决议,命令滞留在滇缅边境待命的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6军依次入缅,紧急向缅南、缅东地区开进。

月12日,正式成立“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卫立煌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不久,因卫立煌之前频频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来往密切,引起国民政府高层警觉,此任命遂被搁置。

卫立煌本人也为了避嫌,主动称病,长期闲居成都,以至该职空缺。

继任司令长官:罗卓英(时为铨叙陆军中将)

罗卓英(年—1年),广东大埔人。年4月5日铨叙陆军中将。年6月1日晋授中将加上将衔。

年4月日,罗卓英空降异域接任司令官一职。两周后,年4月19日,罗卓英亲自制定作战计划,命孙立人率新8师驰援仁安羌解救被困英军。新8师仅以11团余人便从日军的重围中救出余盟军。

仁安羌大捷轰动国际,立我国威,壮我军威。一时间外媒对该役争相报道,罗卓英将军为此赋诗一首,婉谢中外记者对其宣传:

救人从井吾何惜,急难鸰原正此时。

四海一家须共喻,乾坤大道不为私。

副司令长官:杜聿明(时为铨叙陆军少将)

杜聿明(年—年),陕西米脂人。年10月5日铨叙陆军少将,年2月20日铨叙陆军中将。

仁安羌大捷后,英军决定放弃缅甸,获救英军迅速向印度溃逃,其他英军主力部队也陆续放弃各自防线向印度撤退,致使中国远征军陷入日军的三面合围之中。

此时,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国远征军司令官罗卓英已随英军退入印度,杜聿明率第5军正在前往接应从同古撤退的第师途中,第5军由此深陷绝境。

5月7日,重庆军委会越过史迪威和罗卓英,直接电令杜聿明传令各部,向密支那、片马转移,不要有任何的犹豫和停顿,寻机夺路返回中国。

但是,5月9日,当杜聿明率部到达卡萨后获得情报,密支那已经于5月8日被日军占领,返回祖国的最后退路已被截断。

5月9日夜,史迪威、罗卓英联名发电给杜聿明,敦促杜聿明率部进入印度的英帕尔。5月11日,已获悉第5军身处绝境的重庆军委会电令杜聿明,同意该部转赴印度。

无路可退的杜聿明只得下令把所有重武器及车辆全部焚毁,率第5军军部和新编22师徒步穿越野人山前往印度……

年8月,杜聿明奉重庆军委会电令从印度回国。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以10万大军出征,最终仅剩4万而就此告一段落。

长官部直属队

第6师师长:李志鹏(时为铨叙陆军上校)

李志鹏(年—8年),江西雩都县贡江镇人。年7月1日铨叙陆军少将。

第6师是国军最早接受德式装备和德式训练的部队之一,早在年就与第87师、第88师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嫡系中的嫡系,深受器重与信赖。

年月,李志鹏出任第6师师长。年初,中国远征军组建时,第6师作为远征军长官部直属队,从四川调往云南驻防怒江东岸。

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次缅甸战役失利后,日军第56师团组成快速纵队,沿着滇缅公路一直追到滇西,日攻占畹町、芒市,4日占领龙陵,5日到达惠通桥西岸。

第6师在怒江东岸当机立断炸断惠通桥,肃清乘橡皮舟渡江追击中国军队的日军,并构筑工事展开防御,与日军展开长期对峙,直至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后,转入反攻。

第一次缅甸战役第5军战斗序列

第5军军长:杜聿明(兼)

下辖:新编第22师、新编第96师、第师

第5军新编第22师

师长:廖耀湘(时为铨叙骑兵上校)

注:虽然廖耀湘早在年初就担任第师少将参谋长,入缅作战时更佩戴中将领章,但他的铨叙军衔一直到年9月22日之前,仅为铨叙骑兵上校。

廖耀湘(年—8年),湖南邵阳人(今湖南新邵)。年9月22日铨叙陆军少将。

野人山位于中印缅交界地带,是一条长达多公里,山岭纵横的狭长河谷。当地人把它叫作“胡康河谷”,意为“魔鬼出没的地方”。

廖耀湘率新编第22师在穿越野人山的两个月行军途中,时值雨季,山洪暴发,暴雨连日,部队粮尽药绝。在新背洋附近,部队绝粮8日,官兵饥病交加,饿殍遍野。

新编第22师入缅时满编余人,其后的历次战斗伤亡不到0人,却在穿越野人山时死亡、失踪0余人。年7月25日,新编第22师抵达印度利多,全师仅剩余人。

第5军新编第96师

师长:余韶(时为铨叙陆军少将)

余韶(年—2年),湖南平江人。年6月16日铨叙陆军少将。

年月率新编第96师入缅作战,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后,6月14日,新编第96师与军部失去联系,余韶不得不率部单独行动,由野人山福贡路线翻越高黎贡山,历经两月穿越原始森林,于8月17日最终回到祖国。

新编第96师入缅作战时编制余人,撤回国内时仅余不到人,损失超过一半。

年1月,余韶从怒江回到昆明后,升任第5军副军长。年2月被免职,调任陆军总司令部新兵训练第二集训处第四总队长。

抗战胜利后,出任第五军官总队总队长。年调任国防部部员,因病未能到任。9年8月随程潜参加湖南和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南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湖南省政协委员。

第5军第师

师长:戴安澜(追赠陆军中将)

戴安澜(年—年),安徽无为练溪乡旗杆戴村人。年6月17日铨叙陆军少将,年10月16日追赠陆军中将。

第师是整个中国远征军首批入缅的作战部队,1年12月16日,第师开赴缅甸协同英军作战。进驻同古后逐次接替了英军的防务,掩护英军安全撤退。

年月,同古保卫战前,戴安澜于全师官兵前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其后,戴安澜率部同4倍于己的日军苦战12天,歼灭日军5余人。

年5月,英军决定撤往印度,竟放弃防线,不战而退,置中国军队于不顾,致使一直殿后掩护英军撤退的第师左右两翼被日军乘隙占据,第师瞬间陷入日军重兵合围之绝境。

5月18日,戴安澜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26日下午17时40分于缅北茅邦村伤重不治,壮烈殉国。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中将。

6年9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同年10月日向其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9年9月10日,戴安澜将军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第一次缅甸战役第6军战斗序列

第6军

军长:甘丽初(时为铨叙陆军中将)

下辖:第49师、第9师、暂编第55师

甘丽初(年—0年),广西容县人。年10月5日铨叙陆军中将。

在缅甸期间,甘丽初和中印缅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矛盾重重,因为受不了史迪威的颐指气使,甘丽初多次公开表示,第6军只服从重庆军委会的命令。以至于史迪威竟然在写给国务卿史汀生的信中认为“甘丽初应该被枪毙”。

甘丽初率部入缅后,第6军的作战区域在萨尔温江两岸。年4月下旬被日寇击溃后,余部由缅甸撤入云南思茅一带(今普洱),全军0余人最后仅剩6多人,被缩编为1个师,调驻车里(今景洪)、佛海(今勐海)一带整训。

不久,重庆军委会以预备2师、新9师组建新的第6军,由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黄杰兼任军长,甘丽初被免职。

第6军第49师

师长:彭壁生(时为铨叙陆军少将)

彭壁生(年—年),湖南蓝山人。年8月铨叙陆军少将。

1年12月,彭壁生率第49师移驻云南大理、保山一带,随时准备入缅作战。次年2月进入缅甸,作战区域位于孟榜。

4月下旬,曼德勒会战流产后,第49师在缅甸和榜、南曲依等地与日军进行激烈战斗,边打边退,向国内转移。

第42师历经周折,损失过半,于年5月经缅甸景栋渡过怒江,撤回国内,之后奉命移往车里(今景洪)驻防整训。

第6军第9师

师长:吕国铨(时为铨叙陆军少将)

吕国铨(年—年),祖籍广西陆川,幼年随父母迁居容县容城镇东光村。年6月24日铨叙陆军少将。

年4月24日,因英军不战而退,9师只得放弃雷列姆防线,边打边撤。5月末,吕国铨率9师退回国内,沿大勐龙、打洛、南峤、勐海等中国边界一线地区布防,从6月至12月,多次击退日军的越界攻击。

年1月9日,日军数千人沿西双版纳边境攻入勐宋地区,师长吕国铨、副师长彭佐熙亲临前沿指挥,对日军发动反攻,激战三昼夜,将日军击溃,逐出边境。

第6军暂编第55师

师长:陈勉吾(时为铨叙陆军少将)

陈勉吾(年—年),年6月24日铨叙陆军少将。

年2月,陈勉吾率暂编第55师入缅作战,进驻缅甸乐可地区(也称罗依考,今垒固)布防。4月末,因英军弃守防线,不战而退,暂编第55师陷入三面接敌,一面背水的险地。

陈勉吾当机立断,率部三路突围,分别由西盟、孟连、澜沧撤回国内,随后移师西双版纳,在车里(今景洪)边境一线布防,阻击日军进犯。

从年6月至12月,偕同第9师,多次重创前来边境袭扰的日军,最终迫使日军放弃了对西双版纳的进犯。

第一次缅甸战役第66军战斗序列

第66军

军长:张轸(时为铨叙陆军中将)

下辖:新编第28师、新编第29师、新编第8师

张轸(年—年),河南罗山人。年2月5日铨叙陆军少将,年7月1日铨叙陆军中将。

第66军是中国远征军三个军里最后进入缅甸的作战部队。这是一支新建部队,年2月11日,重庆军委会下达命令,正式组建第66军,张轸被任命为第66军军长。2月12日,第66军军部在贵州普安成立。

年4月上旬,刚刚完成组建的第66军奉命入缅作战,作为整个中国远征军的总预备队,配置在缅甸腊戍、瓦城地区,以及滇缅公路沿线机动使用。

由于重庆军委会与中印缅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矛盾重重,导致作为总预备队的第66军在战略行动上经常被动地接受双重指挥,互相矛盾的命令加上英军的不战而退,最终使得第66军一面陷于内耗,另一面陷入日军的合围……

最终,除孙立人的新编第8师撤到印度外,第66军其余两个师几乎全军覆没,仅张轸率军部及不到一个营的警卫部队边打边撤,退回国内。

第66军新编第28师

师长:刘伯龙(时为铨叙陆军少将)

刘伯龙(年—9年),贵州龙里人年12月5日铨叙陆军少将,年9月22日铨叙陆军中将。

新编第28师由原军委会别动总队(总队长康泽)第一支队扩编而成,新兵较多,该师入缅最晚,撤退最早,却伤亡最大。

新编第28师担负滇缅公路的防卫作战任务。接到撤退命令后,第一时间沿滇缅公路向国内撤退。途中,被日军第56师团一部缠上,新编第28师很快就被打散,败兵丢弃装备三五成群各自逃散……

新编第28师败兵退回国内后,全部被第11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卫戍司令宋希濂收容,强行整编后,将其纳入其麾下的第71军。

第66军新编第29师

师长:马维骥(时为铨叙陆军上校)

马维骥(年—?),四川新都人,年月22日铨叙陆军少将。

新编第29师由原军委会别动总队(总队长康泽)第二支队扩编而成,与新编第28师共同担负滇缅公路的防卫作战任务。

其结局与新编第28师是同样的境况,部队被打散,死里逃生的余部分批撤回国内后,全部被第11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卫戍司令宋希濂收容,强行整编纳入其麾下的第71军。

新编第29师师长马维骥被撤职查办,该师番号也被重庆军委会撤销。

第66军新编第8师

师长:孙立人(时为铨叙陆军上校)

注:铨叙军衔远远低于职务军衔,孙立人与廖耀湘可谓是国军将领中不可多得的唯二代表。

孙立人(年—0年),出生于安徽庐江。年月8日铨叙陆军少将,年9月22日铨叙陆军中将,1年2月晋授陆军二级上将。

新编第8师由原税警总团第2团、第团、第4团,以及直属队改编而成。1年12月15日在贵州都匀组建,原本直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年初组建中国远征军时,改隶第66军。

年4月,孙立人率新编第8师开赴缅甸作战。此时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和装甲第7旅余人正被日军包围在仁安羌。4月17日,孙立人亲率11团火速赶往仁安羌救援英军。

4月18日凌晨,新编第8师11团向日军发起进攻,历时12个小时攻入仁安羌,与被围英军会合,除解救出被围英军多人外,还从集中营救出被日军俘虏的多名英军官兵、传教士、新闻记者。此役,11团全歼日军一个大队。

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孙立人仅用一个团的兵力击溃数倍于己的日军,救出多名友军,打出国威,令世界震惊。

4月下旬,因英军放弃防线,不战而退,曼德勒会战随之破产,中国远征军由此陷入了日军的合围。

孙立人审时度势,果断拒绝了杜聿明要求其率领新编第8师作为第5军的后卫部队,跟随第5军夺路回国的命令,率部向西突围撤往印度,最终安全抵达印度英帕尔。

而杜聿明所部最终被日军挡在了密支那地区,无法退回国内。杜聿明也只得命令第5军军部及廖耀湘的新编第22师焚毁重型装备后,穿越野人山撤往印度……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就此告一段落,以10万大军出征,仅剩4万官兵生还,而落下帷幕……

(篇幅有限,本篇仅能将第一次缅甸战役讲述完毕。下篇文章,将继续讲述第二次缅甸战役——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大反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