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昆大丽尽头与康养仙境见证雪山下的蓝海大产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

昆大丽,即昆明-大理-丽江的黄金旅游线路。

昆明-丽江,飞行时间70分钟;

昆明-丽江,动车3小时30分钟;

昆明-丽江,驾车5小时。

丽江,这座雪山下的城市,既是云南文旅业的代名词,又是康养产业的新秀目的地。

旅游,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也是云南的“金字招牌”。就在刚刚过去的七月份,云南旅游市场的火爆以及各项亮眼的旅游数据背后显示出云南旅游经济恢复的强劲力量。除了旅游,近年来,“康养”也是云南一大发展主题。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对全国75个候选城市进行综合评价,昆明、大理、丽江和保山排在前10,云南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前十名中占据四席。

康养旅游作为“大健康”框架下的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支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年)》中将文旅康养产业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十二大产业之中,并提出产业发展三年目标——到年,文旅康养产业总收入达到1.2万亿元左右,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8%。

在自然、区位、政策等优势的加持下,康养旅游产业将会成为云南未来发展全新风口。

康养旅游产业怎么发展,还是从一个具体的地方谈谈。

早在十多年前,大众旅游开始兴起的时代,有一句话叫做“中国旅游看云南,云南旅游看丽江。”丽江旅游始于年。起初,丽江游客人数从不足百万人次,到年已达到.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亿元。

丽江从闭塞的西南边陲城市,成长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很多丽江人、外地人的生命轨迹在此被旅游业改变。

然而,丽江旅游业发展并非一路坦途。随着大理、丽江受国内外游客追捧的火热程度不断攀升,欺客宰客、坑蒙拐骗、强制购物、低价团等旅游市场乱象时有发生,“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金字招牌一再蒙尘。

来自原丽江市旅发委的数据显示,-年期间,丽江每年的旅游人次和增长率双双不断下滑。其中,年,丽江旅游人次从年的接近万下降到不足万,游客增长率则从年的35%左右下降到15%左右。

自年4月以来,云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强势出台《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通过实施“22条措施”等一系列举措,取消旅游定点购物,斩断“以购养游”的“灰色利益链”,打击“不合理低价游”。

在种种不合理的经营乱象之下,暴露出的是国内旅游消费的结构性困境——在消费人群上,既难以满足日益庞大的中产人群的需求,也较为忽视低收入人群的旅游需求;在消费内涵上,旅游业的文化附加值较低;在消费支出上,门票经济一枝独大,消费链上的延伸性消费严重不足;在消费目的地上,没有形成分工和梯度,同质化严重……

丽江乃至整个云南的旅游业升级迫在眉睫。

未来如何突围?

在《丽江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方向——要发展以“文、游、医、养、体、学、智”为主要内容的全产业链,加快推进文旅康养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世界级精品文旅康养产品,建设世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在丽江旅游市场转型突围中,一些新业态旅游逆势增长。

康养产业便是其中一员。

曾经有学者归纳了康养产业的“温度、湿度、高度、洁净度、优产度、绿化度”等“六度”理论,并提出了“以人为本、康养为业”是生态康养产业的内核。

玉龙雪山图/和雪婷

以“六度”理论的尺子来丈量丽江的康养环境,你看到的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高原,古朴幽静的古镇小巷和壮丽秀美的山川河流都聚集于此。七、八月最高平均气温只有24度,最热月温度总体维持在16-24度,气温凉爽宜人……”的优美之地。

舒适的气温和洁净的空气质量是康养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三亚、海口、昆明、大理、西双版纳等城市都具备这样的发展优势。

适宜的气候条件之外,康养产业发展还需要良好的交通、医疗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硬支撑”。

当地人曾把丽江称为“口袋底”,意指丽江山高谷深、交通不便。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从丽江到昆明,还只能坐班车,需要两天时间,中途要在楚雄住一夜。

年大丽高速通车运营,成为我国第一条通达藏区的高速公路,更是云南省滇西主动脉。

近五年来,丽江市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已基本实现“县县通高”,搭建起东进四川入内地,南下大理通南亚,西出怒江到境外,北上迪庆进西藏的公路交通网络。

年大丽铁路建成运行,结束了滇西北不通铁路的历史,又在年开行动车组,搭建了海内外游客前往滇西旅游的高铁通道。

丽江三义国际机场共计通航城市90个,其中国内城市83条、国际及地区航线7条,航线网络已基本覆盖国内一线城市和多数省会城市,成为西南地区第五大、云南第二大航空港。

更值得一提的是丽江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在即。这条线路全长20.4公里,南起丽江游客集散中心站,北至玉龙雪山站,串联起玉龙雪山、白沙古镇、玉水寨、东巴谷和甘海子等主要旅游景区。

交通设施的改善,背后折射出的是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

年丽江全市GDP超过亿元,增速排名云南全省第5位。

丽江的现在和未来,不再单纯依靠发展旅游“一条腿”来走路。

正如丽江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经济小市、旅游大市,地域小市、生态大市,产业小市、资源大市”是丽江的基本市情。

立足“小”的现实、深挖“大”的潜力。丽江要走一条生态优先、文旅融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在丽江康养产业发展进程中,有一个案例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