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战友文工团与长征组歌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浙江白癜风医院 http://www.qwztbg.com/m/

——讲述《长征组歌》背后的故事(三)

陈辉

肖华的《长征组诗》由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后,交由战友歌舞团进行了紧锣密鼓的排练,当时《长征组歌》的创作和演出阵容由当时的“公演节目单”留下了历史的记录: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作词:肖华作曲: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文工团集体曲指挥:唐江独唱:马玉涛、马国光、王克正、王伯华二重唱:耿莲凤、杨亦然朗诵:吴洪源季魁云

肖华将军与《长征组歌》领唱演员

十年后,《长征组歌》重新公演,又有了的版本:《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作词:肖华作曲: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指挥:唐江独唱:马玉涛、贾世骏、马国光、王克正领唱:耿莲凤、杨亦然、王伯华朗诵:王信民、梁红

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长征组歌》重走长征路演出。——陈辉摄

战友文工团与

《长征组歌》的故事

年5月初,《长征组歌》的排练拉开序幕。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政委廖汉生亲自来到文工团作动员。那次动员大会,第一代《长征组歌》合唱演员马子跃回忆:“当时杨司令员和廖政委都分别讲了话,指示我们要完成好这项光荣的任务,多向老红军和肖华同志请教,学好长征,唱好长征。大家情绪高涨,纷纷表示要‘学红军、唱红军、誓作红色接班人’。作为合唱队最小的演员,年仅20岁的我更是为能受领这么重大的任务,而激动得一整晚睡不着觉。”

杨勇(右)与廖汉生(左)

《长征组歌》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状态中紧张进行。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政委廖汉生亲自挂帅督促,政治部主任和参谋长坐镇排练现场。长征亲历者罗瑞卿、杨成武专程给演员们讲长征的故事,要求他们抓紧排练,做到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肃态度。排练现场有一幅很大的红军长征路线图,红箭头标出了每首歌曲在长征中所对应的具体位置。排练每一首歌,演职员都要学习选读红军回忆录来激发感情。

《长征组歌》的创作演出,汇聚了各个时期众多卓有成就的音乐艺术家,在中国音乐史上实为罕见。著名指挥家唐江执棒指挥,马玉涛、马国光、贾世俊、耿莲凤等著名歌唱家担任主唱。著名指挥家唐江报喜音乐:马玉涛-长征组歌(年录音)歌唱家:马玉涛

马玉涛领唱《长征组歌》得益于一首《马儿啊,你慢些走》。年,词作家李鉴尧到西双版纳采风,创作了一组《西双版纳诗抄》,其中有一首短诗《马儿啊,你慢些走》。这首短诗发表在年2月的《边疆文艺》,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由潘捷配乐朗诵。战友文工团作曲家生茂看到这首诗,以河北地区音乐为主,糅合以合乎诗歌情调的江浙一带地方音乐,为《马儿啊,你慢些走》谱了曲,战友歌舞团女高音马玉涛演唱,引起轰动。后来此歌经过修订后发表在年1月号《歌曲》月刊上,很快在祖国大江南北传唱开。年,周恩来指示《长征组歌》的创作人员,要借鉴此歌的创作经验,指出:《马儿啊,你慢些走》的调子是“集南北之大成”。为此,《长征组歌》马玉涛当选非君莫属,马玉涛是《长征组歌》《报喜》的领唱。

四渡赤水出奇兵音乐:马国光-长征组歌(年录音)

歌唱家:马国光

马国光年1月出生,祖籍辽宁锦州。自幼失去双亲,沦为孤儿。六岁流浪于石家庄、北平一带。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六十五军一九三师当兵,参加过抗美援朝,后入华北军区文工团。马国光是男中音声乐演员,50年代因歌曲《真是乐死人》一举成名。他演唱的歌曲主要有《两个小伙一般高》、《一路行军一路歌》、《一壶水》等。演唱《我和班长》、《战斗的岗位就是家》,分别获年第三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演员奖。《长征组歌》中他担任《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独唱。

过雪山草地音乐:贾世骏-歌曲合辑

歌唱家:贾世骏

贾世骏年生于南京,历任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独唱演员、合唱队队长、声乐艺术指导。他曾演唱的歌曲有《骑着马儿过草原》、《七律·长征》、《康定情歌》,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领唱,在《长征组歌》贾世骏担任《过雪山草地》的领唱。

遵义会议放光辉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歌舞团合唱队-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耿莲凤出身革命军人家庭,15岁就进入了战友文工团,她出众的嗓音和表演天赋得到了磨炼和展现。《长征组歌》风格各异,民族和地域特色浓郁,好多作品都是为本团歌唱家量身定做的。贾世骏的《过雪山草地》,马国光的《四渡赤水出奇兵》,马玉涛的《报喜》等等。在遴选组歌第三曲《遵义会议放光辉》的演员时,作曲生茂、导演韩荣石、指挥唐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年仅19岁的耿莲凤。因为第三曲是女声二重唱,所以根据耿莲凤的嗓音特点,又选定了比她大一岁的歌唱演员杨亦然加盟。

歌唱家:杨亦然(左)、耿莲凤(右)

耿莲凤第一次担当这样重任,有些紧张,她专门请三曲作曲生茂帮助她一字一句地处理作品,直至得到所有主创人员的认可。耿莲凤领唱的三曲,虽莺啼初试,却令全场好评如潮。亲临音乐会现场的周总理对耿莲凤说:“小耿,你的三曲唱得不错,遵义会议很重要,你的眼睛要发亮、发光,要笑起来,因为中国革命看到了希望。”总理的教诲深深地触动了耿莲凤的心灵。打那后,耿莲凤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己的演唱也更自信了。耿莲凤和杨亦然是《遵义会议放光辉》这首歌的领唱。

歌唱家:王克正祝捷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歌舞团合唱队-歌曲合辑

王克正,年3月生,天津市人。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男高音歌唱家,担任《长征组歌》第八首《祝捷》的领唱。

歌唱家:王伯华

四渡赤水出奇兵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歌舞团合唱队-歌曲合辑

王伯华,战友文工团女歌唱家,担任《四渡赤水出奇兵》的领唱。

战友歌舞团词作家吴洪源和战友歌舞团演员季魁云担任《长征组歌》朗诵。

指挥唐江麾下的马国光、贾世骏、马玉涛、王克正、王伯华、耿莲凤等领唱、独唱或二重唱各显千秋。

歌唱家:马子跃

排练中,几位作曲家还深入排练场,现场听取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乐谱进行修改。马子跃回忆说:“那段时间,对我们演员来说真是个不小的考验,因为乐谱在不停地修改当中,常常是今天刚把这份谱子唱熟,到明天再排练时又换上了新的,负责发放乐谱的剧务常常忙到深夜。

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排练,6月28日,杨勇、廖汉生审看《长征组歌》。廖汉生回忆说:“节目基本是成功的,它展现了红军长征这个革命历史题材,突出表现了红军指战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但因为演员没有经过长征,对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以及长征中经历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认识不足,对长征的艰难困苦方面则表现不足。我们亲自给演员讲历史,讲长征中的雪山草地。”战友文工团还请来徐向前、聂荣臻、杨成武、杨得志、孙毅等几十位老红军为演员们讲长征,让大家熟悉长征的历史。与此同时,演员们每天阅读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论著,以及《红旗飘飘》《星火燎原》等刊物,加深对长征的理解。年,长征组歌演出时的第一张剧照。

为了更好地营造长征氛围,合唱演员没有穿传统的演出服,而是身着红军服。表演方式上也有创新,《进遵义》采取女声二重唱,《入云南》男声领唱,《到吴起镇》女声合唱,边打竹板边唱,像当年行军鼓动一般。在队列组合上,有女合唱队员坐在草地引入男声领唱,有《祝捷》中男主唱站在中间,合唱队分站两边,《过雪山草地》前奏时交接军旗,模拟雕塑等,这些都是合唱史上的首创。

7月7日晚,廖汉生再次审看《长征组歌》,基本通过。19日,战友文工团在天津人民礼堂演出《长征组歌》,廖汉生和北京军区副政委张南生陪同正在天津休养的肖华审看,这是肖华第一次观看《长征组歌》。第一首歌《告别》刚结束,肖华就泣不成声,台下也哭成一片,演出只好暂停。肖华说:“你们的演出让我很感动,你们把歌唱活了。因为长征本身是伟大的,是感人的,你们的歌展现了伟大长征的面貌。你们的演出是成功的。”7月23日,廖汉生陪同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总参谋长罗瑞卿在北京展览馆剧场审看《长征组歌》。杨勇也看了多遍,竟然能把《长征组歌》从头到尾唱出来。有一次,晨耕在京西宾馆陪杨勇观看,第一曲刚唱到“男女老少来相送”,杨勇就流下了眼泪。到第六曲《过雪山草地》,杨勇再一次流泪。他说:“每看一遍,我都要流泪,不是别的,我想起一块出来的战友,还是小娃娃,就牺牲了,没享受到好生活。我们活到今天不容易,是他们抛头颅铺垫来的,怎么也不能忘了他们。”《长征组歌》在天津试演、北京正式演出,成为战友文工团的保留节目,一演就是半个多世纪,每逢重大长征纪念日都进行全国乃至世界巡演,久演不衰,金声玉振,穿云裂石,长久地萦绕在人们心间。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