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泼水节必备的傣味美食,有一些让外地人望而 [复制链接]

1#

几乎在所有的大城市都能吃到傣味,但是真正地道的傣味美食仅仅存在于西双版纳等地的乡村中。

越是距离城市远的地方,味道越正宗。

勐远城子村

泼水节期间,咱们就盘点下,那些大家都见过的傣族味美食,还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重口味美食。

先聊聊勐远仙境周边村寨的泼水节。

热带雨林里的泼水节

公历四月是傣族过新年的月份,最重要的节庆是泼水节。

这几天勐远仙境的几个村寨家家户户都忙着宴请宾客。

傣族过年吃的是流水席,从上午11点开始就陆陆续续有客人扛着礼物,串门吃饭。

勐远城子村

客人往往在这家喝上几杯就要赶往下一家,从早到晚一整天都在吃吃喝喝,一天吃上十顿都是很正常的。

在这一段时间里,整个村寨热闹非凡,“水水水水水水”的劝酒声、敲打象脚鼓的声音、唱歌跳舞的欢闹声、醉酒小伙儿的欢笑声充斥整个村寨。

这段时间最为忙碌的就要数当地的妇女了,从凌晨开始,妇女们就要开始准备当天的吃食,除了酒水,最重要的就是一道道的傣味美食。

纳卡村

傣家人居住在炎热潮湿的热带雨林区,拥有着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为傣家人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当地生产各种酸味水果,傣家人的食物大都是就地取材,为了适应气候环境则养成了喜食酸辣的饮食习惯。

傣味菜主要为酸辣口感,以糯米、烘烤肉类、水产品为主,配以野生生物的香料,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傣家人认为:吃酸有助消化,还能刺激食欲,消暑解热;吃辣可以增加食欲,促进身体排汗,预防伤风感冒。

勐远城子村

由于地域环境的原因傣族饮食文化除了食酸辣口味外,还有食野、食花的特点。

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每年泼水节,总有几道让外地人看了特别舒服的菜,用北方人的语气形容,那就是色香味俱全。

即便是挑剔的南方食客,也能从中品出独特的滋味来。

糯米竹筒饭

将糯米洗净灌入竹筒中再注入清水,用芭蕉叶塞住开口处放置一夜,再放在炭火上慢慢烘烤。

糯米竹筒饭兼有竹子的清香和饭香,香软可口。

酸笋煮鸡

酸笋煮鸡是傣族的一道名菜。

酸笋是用夏季出土的嫩竹笋去壳后切成丝,再加入盐巴、辣子等腌成酸味备用。

酸笋煮鸡酸香可口,十分开胃。

香茅草烤鱼

香茅草烤鱼是傣族的特色风味菜,先洗净的鱼裹上味道芬芳的香茅草,然后置于火上烧烤,并抹上适量的猪油,烤出来的鱼香味扑鼻,鱼肉酥脆、味道鲜美独特。

青苔

青苔,是一种水生藻类植物,傣语叫“改”。

可清蒸、油煎或者烘烤。

油煎和烘烤的青苔,呈片状,色翠绿,香脆而具有海味气息。

喃咪

喃咪是一种酱料,由青菜、番茄、竹笋、辣椒、鱼、黄鳝、花生等制成。

芭蕉花

芭蕉花是傣族人喜爱的食物,常见的吃法是把采集来的芭蕉花用焐烧或水煮方法烧、煮熟透、剥掉外表不能用的老花瓣,用幼嫩的花瓣和刚形成的芭蕉幼果蘸裹酱菜食用。

傣族粑粑

傣族粑粑是傣族的小甜食,傣语叫“毫糯嗦”。

是泼水节必吃的食物。

傣族粑粑是用浸泡过的糯米磨成浆,制成吊浆面。

将花生、芝麻炒香,研细加红糖放入吊浆面拌匀。

然后用芭蕉叶包住吊浆面,在蒸笼中蒸熟,入口尝到芭蕉叶的清香。

烤崩

烤崩制作时要将糯米用冷水浸泡,淘洗干净后用蒸笼蒸熟,做成饼状,晾晒到三成干,然后放入红糖水中浸湿,又把它晒干,这样重复两三次后,将浸过糖水的干糯米饼放在香油锅里炸脆。

傣族制作的烤崩香、脆、甜,颜色金黄,油而不腻,是泼水节必备的美食。

勐远仙境

让人望而生畏的菜

在景洪,正宗的傣族生猛菜已经不会很多见了。

然而,在勐远仙境的周边村落中,很多原始的饮食习惯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勐远城子村

有几道“重口味”菜,必然会出现在一些人家过年的餐桌上,恐怕很多外地朋友不是太好接受。

白旺

“白旺”在傣族语言里的意思是生血,而白旺这道菜,就是用动物的新鲜血做出来的。

“白旺”可以用猪、鸡、鸭、鱼等动物的新鲜血液来做,做法很有讲究。

收取到血液的时候,要不停的搅拌,等到血液冷却的时候仍然不凝固为止。

随后将准备好的动物内脏做成的酱放入其中,加入葱姜蒜、各种调料,然后兑入凉开水,搅拌均匀,分装在碗中。

等血液凝固的时候,就做成了傣族白旺,外地人知道做法后,多数不敢下筷子。

其实,味道非常好。

酸鱼

酸鱼是用生鱼直接腌制。

将鱼处理干净后,加入辣椒、姜等调料,搅拌均匀,放入一个密闭性好的罐子中腌制,在密封之前,还需要加入少量的白酒。

在夏季,腌制2-3天就可以开罐食用了,如果天气冷的话,需要推迟两天开罐,酸鱼带有淡淡的腥味。

多数外地人不敢尝试。

傣族人吃酸鱼的时候,都会蘸上辣椒面吃。

剁生

剁生就是将生肉剁碎了吃,傣族人将剁生叫做“撒林”。

“剁生”并不是只有生肉,还要放入很多的调料,如葱姜蒜、辣椒等和生肉一起搅拌,用来压抑生肉的腥味。

“剁生”对于傣族人来说是一道美味,可是对于外地人来说,尝试“剁生”也是一种挑战,或许在不知道其做法的时候,大家会喜欢这个味道,一旦知道,一定望而却步。

撒撇

把黄牛宰杀开膛后,把牛肚洗净,放在开水里烫两分钟,捞出来后快速刮洗干净,切成条,然后放佐料;从牛胃里取出初步消化的草汁,跟牛肚拌在一起,再加上其他佐料:小米辣、花椒面、花生末、八角、草果面、味精、盐等。

再放一些新鲜的切细了的五加叶和香辣蓼草,拌上从山里采来的野香葱,牛撒撇就制成了。

此外,还要加上牛小肠里很苦的汁水,这样风味才最地道!

你敢吃,算你狠。

结语

欢迎大家来勐远仙境景区,这里除了雨林大餐,还有特色私房菜馆,专业的大厨为您制作最地道的傣味美食。

勐远城子村

如果想吃重口味的傣味,我们可以带大家走进附近村寨,去傣族朋友家做客,吃上最正宗的当地美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