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涌金莲摄于勐腊县公路边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野生植物数量居全国之首,仅高等植物就有种,占全国50.1%,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总量。云南茶叶、烟草、橡胶树、三七、花卉、热带水果等植物,已经成为该省的经济支柱。
摄于勐海县南糯山
19世纪以来,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为西方国家觊觎。英国、奥地利、德国、瑞士、美国等国家人员多次到云南采集植物标本和名花种苗。英国人傅礼士将云南上千种花卉植物运回国内,英国皇家植物园和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多种杜鹃和余种报春花均来自云南;西欧各国种植的杜鹃、报春、龙胆、百合、绿绒蒿等花卉也大多是云南植物。
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
观赏云南植物,应该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这座位于勐腊县勐仑镇的植物园,占地11平方公里,有科、属、1.3万多种植物,分布在38个专类园区,还有一片面积约2.5平方公里的原始热带雨林,是我国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是西双版纳非常值得一看的风景。
鹤望兰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蝎尾蕉花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
盛夏时节,走进罗梭江葫芦岛上的版纳热带植物园,如同走进热带植物博览会,这里的棕榈科植物、珍贵用材植物、裸子植物、榕属植物、蕨类植物、姜科植物、水生植物、热带果树、竹类植物、热带花卉植物等令人目不暇给,尤其是各种热带花卉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
游客可以步行也可以乘电瓶车游览,由于面积太大,我走了两个多钟头,只看了个大概。
版纳热带植物园还栖息着上百种野生动物,近年来新发现了熊猴、原鸡、水巨蜥、金花蛇、豹猫、毛耳飞鼠、钳嘴鹳等珍稀动物,缅甸蟒也有出现。
蝎尾蕉花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
植物园有一栋低矮的白色平房,是植物园创建人、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纪念室,也是他生前的办公室,陈列着蔡希陶生平事迹和遗物。
蔡希陶纪念室青年蔡希陶(左)在云南考察植物中留影蔡希陶(右一)和科研人员在一起蔡希陶纪念室内景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蔡希陶是一位传奇人物。年,他出生于浙江东阳一个医生家庭。年,在上海光华大学读物理系的蔡希陶被其姐夫、中国最早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推荐到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工作。年2月,蔡希陶受生物调查所所长胡先骕派遣,到云贵川等地考察植物。当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还处于奴隶社会,匪盗、瘴气、毒蛇野兽威胁着蔡希陶的生命,他不畏凶险,以过人的胆识与大凉山黑彝头人歃血为盟,拽着马尾巴闯过没有人烟的蛮荒地区,两年间共采集植物标本20余号,其中有个新种和多项云南新记录,揭开了“植物王国”的神秘面纱,为云南植物学研究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
年,蔡希陶对陈焕镛先生从美国引进的优良烤烟品种“大金元”进行驯化,使其成为云南烟草当家品种。通过大量繁殖推广良种烤烟种子,为云南“两烟”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建国之初,蔡希陶谢绝了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请他担任北京动物园主任的安排,投身云南橡胶资源和适宜种植地考察研究,打破了国际“北纬17度以上是植胶禁区”的论断,提出西双版纳适宜种植三叶橡胶树的建议,被国务院采纳,为建设中国橡胶生产基地做出了重大贡献。
云南烟田罗梭江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
为了保护和研究利用野生植物,年12月,蔡希陶带领科技人员和工人划着独木舟渡过罗梭江,在江水环绕的葫芦岛上用“十八把大砍刀”披荆斩棘,开辟了我国第一个热带植物研究基地——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
蔡希陶除了在植物分类、植物资源学的研究上成就卓著,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早年他在西南地区考察时创作的《普姬——一个花苗姑娘》《爬梯——一个赶马人的日记》《四川的巴布凉山人》等短篇小说名动四方。鲁迅对他说:“我刚看了你的一篇小说,写得很有气派。虽然是个小伙子,你有关东大汉的气派。”
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
令蔡希陶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文学天赋竟带来无妄之灾。年,吴晗完成新编历史剧《海瑞》剧本后,请到北京出差的老友蔡希陶提意见,蔡希陶建议剧名加上“罢官”两字。《海瑞罢官》后来被打成“大毒草”,蔡希陶也在“文革”中遭到迫害。
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
在逆境中,蔡希陶初心不变。20世纪70年代初,蔡希陶得知国家每年花大量外汇进口血竭,这种药材来自龙血树,而我国一直没有发现过这种植物。蔡希陶根据30年代在云南采集过龙血树标本的记忆,不顾年老体衰翻山越岭寻找,终于在思茅孟连县石灰山上找到了龙血树林,由此生产的血竭效果优于进口血竭,填补了我国医药一项空白。
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
蔡希陶非常重视经济类植物的开发利用,领导科技人员从野生植物资源中发掘和从国外引进了众多重要药用、油料、香料和珍贵速生树种等植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
年,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和《生命之树常绿》轰动全国,前者写的是数学家陈景润,后者写的是植物学家蔡希陶。《生命之树常绿》被文化界认为是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发轫之作,在20世纪报告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品生动记述了蔡希陶的赤子心报国情,再现了云南百姓对这位科学家的爱戴:年,蔡希陶突发脑血管痉挛病,空军派直升飞机送他到昆明救治,方圆20公里内外一千多名社员群众闻讯赶来,站在直升飞机周围为蔡希陶送行,人们默默地目送他被抬上飞机,直到飞机升空远去。
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
蔡希陶纪念室门前的广场上,有一株蔡希陶亲手栽种的龙血树。
蔡希陶手植龙血树摄于版纳热带植物园
年3月9日,蔡希陶因脑溢血在昆明逝世。他的一部分骨灰埋在这株龙血树下。四米多高的龙血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这位伟大的植物学家,已经和植物融为一体,他的生命之树常绿,他的事业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