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一个月卖房子赚30万,大街上随便拽一个散客都能去买房。
这就是现在某些中介在描述的故事。
现在买版纳的房子,大部分都是一些中介渠道,通过线下门店,通过线上直播等各种方式攒起来的散客团。最近这几个月,全国各地的中介渠道都组织人力去版纳推销房子去了,我是亲眼见过这些中介各种发业绩战报,群里逼定,粉丝交钱这些现场的。站在从业者的视角来说,他们的确赚了一大笔快钱。
都哪些人在买版纳的房子?
现在版纳不少开发商基本都不接待自来客,只接渠道组团客户
原因有几点,
因为卖房子特别快,这些客户本身已经被渠道洗过脑了,来了属于直接交钱就买。
再就是开发商本身营销能力是比较弱的,对渠道依赖性特别大,如果开发商不配合,自己带客户,不帮渠道赚钱,那渠道就能断了开发商的客户,完全不是吹的。
本质上版纳的楼盘都是文旅盘,本地人基本上瞧不上,必须依赖渠道去全国各地的中小城市去广撒网,收拢客户,他们属于利益共同体。为了那一两个散客,省点渠道费,犯不上。
为什么版纳楼市能火?
一个是版纳的房子的确便宜,门槛低。买不了三亚,那就退而求其次去买版纳这种地方,这就是降维需求。
二是现在的手里有点小钱,十几万几十万,的确不在少数,这些人又没有特别好的投资渠道,房子在这些人眼里依然是硬通货,今年的形势又稍微好点,所以,只要有人稍微一吹个风,很容易就会上道。
三就是,架不住中介的画饼水平,他们也都是针对性营销,有点钱,没什么房产投资经验,中老年,想找个养老的宝地,这种针对性的画饼,很多人可能不信,但我是真的拿到过某些楼盘的客户画像的,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不值得投资的房子,但这些客户对中介的这种画饼就是很买账,效果真的非常惊人,房子卖得贼快。
千万别小瞧中介渠道的洗脑能力,当你真正打入他们的内部群,粉丝群,逼定群,才知道他们的强大之处。
有些渠道专门啃一些硬骨头,那些没啥购买价值的房子,就能卖得出去,因为开发商给的佣金非常高,瞄准的客户也非常有针对性。
版纳的房子到底能不能买?
其实在我看来,版纳现在楼市的故事基本上快讲完了,接下来就是降温阶段。
其实开发商们都非常清楚,版纳的市场热度维持不了那么久,所以现在有些楼盘就采取一种控节奏的策略,说白了就是房子慢慢卖,一个是对老板有交代,把全年的KPI压力做一下平均,这个做营销的都懂,我就不多说了,另一个就是维持热度,有房子卖,但慢慢卖,对客户有时候也是一种饥饿营销,因为他们早就对客户做了精准盘点了,同等购买力,除了版纳能够得着,其他文旅价值更好的地方他们也买不起。
其实内行人都知道,现在版纳在售的这些楼盘,除了城市概念之外,扣个文旅度假的帽子,其他的配套,真的就是一言难尽。
除非自己真的去住,去消费,剩下那些不去住,要赚钱,无非几种方式。
委托做民宿,做公寓出租,然后等着所谓升值。
民宿和公寓出租,基本没啥戏,因为现在版纳强推的房子,都是死郊区,你自己想想,你去版纳旅游,你愿意住这种吃饭逛街看电影,啥啥都满足不了的地方吗?
大部分人都是逛完了,然后晚上回城住。
所以这种属于伪需求,但没办法,中介这么说,很多人辨识度不够,还是会相信。
再说升值这事,升值会有,但问题还是那句话,变现太难。
现在做文旅的这些开发商,真正有阿那亚那种整体构思,愿意长期扎根用心做运营的几乎没有,都是赚快钱的逻辑,卖故事,卖生活方式,前几天,有个新闻,说全国的古镇相似度高达99%,都是这么回事,收割逻辑。
可能真的会去实践一下,去住几天,去体验一下这种旅居的生活方式,那你再换位思考一下,买你房子的这些人,可能考虑的就会更多,为了这么几天的度假生活,去买上一套二手房,有这个必要么?
毕竟他们买的是二手房,在当韭菜之前,考虑的会更多一些,再就是房子交付几年后,故事就要兑现了,到底能兑现几成,买一手房的人不知道,买二手旅居房的人可都看得真真儿的。
配置资产的一些建议
我个人建议,买房子首先一个原则就是买自己熟悉的城市,熟悉这个城市的人口,熟悉产业,熟悉发展路径,熟悉片区,先不说城市势能,熟悉的总归是更安全的。
再就是异地买,还是建议买人口流入的城市,这几年中国经济就是在渡劫,未来一段时间,我个人认为走势都会比较平稳,基本面比较好的城市,机会才会更多。至于具体的片区和楼盘,那就得对比分析细节了。
文旅盘,十个文旅九个坑,的确是经过验证的,文旅盘拿地本身就便宜,但开发商卖起来也非常费劲,为了推销文旅盘,这几年有一些标配的营销方式,比如引入一些所谓的酒店式公寓运营商,帮助业主做托管运营服务,其实真正跑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