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某一天你是否想找一个地方好好放松放松,体验一下田园风情,但我告诉你西双版纳的曼掌村是你的不二选择。在这里你能够看到,路边的野花、村民种的菩提树,圈养的鸡鸭,古寨、古井、古树使这里别具一格。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走进这古香古色的曼掌村。
位于西双版纳勐养镇的曼掌村,传统文化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完整的保留着傣族的民风民俗。这个小村庄至今已经拥有多年的历史,是景洪市首批被命名为民俗文化古村的村寨之一,也是省、州、市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01行前准备
1、关于交通
(1)公共交通
从始发地坐车先到达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客运站有到达曼掌村的客运班车,到达勐养镇,再坐小三轮到曼掌村。全程大概费用为30左右。
(2)自驾
如果我们选择自驾到达,直接根据导航走就可以,下来高速直接到达勐养镇,然后再走下路到达曼掌村。
2、关于门票
曼掌村全天开放,免费进入,村内娱乐项目另外收费。
3、关于气候
热”是西双版纳气候的一大特色。全年平均气温21.9℃,分旱、雨两季。其中11-5月是旱季,天气凉爽些。无论哪个季节来曼掌村防晒物品是一定要准备好的。
02人文风情和传统手艺
1、人文风情
当地的人们都非常的热情,看我们外地来的游客,一位大妈把我们带进家请我们喝茶,和我们说说笑笑
曼掌村做生意大多如此,常见一幢空荡荡的吊脚楼,挂着招牌和介绍,却怎么也唤不到人,随心随意。
这么多民族文化宝藏,能够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完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能够在曼掌村好好的体验这些传统的项目,感受傣家传统民族文化的氛围,在宁静祥和的村寨里醉心于手工艺体验,忘却一切烦恼,这大概就是书中说的世外桃源最好的呈现了吧!
这些体验项目收费均在10-20元左右,原因无他,傣家人热情淳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通过开设这样的体验场所,将傣族文化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文化瑰宝。
2、傣族手工造纸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傣族手工造纸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我们知道造纸拥有非常复杂的工艺流程,但是在曼掌村你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不会。店家提前准备好纸张,还会耐心的对你进行手把手的教学。
在这里就看你自己的想象李了,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店家花园里摘来的花草点缀自己的作品,过程中尽显精致优雅的气质,特别别适合女生来体验。
这里的纸浆做出来的纸耐磨耐用、不易破损,听老板说放个十年左右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一定要体验一下,把完成好的作品带回家保存起来。
3、傣家手工陶瓷
听当地的百姓说,傣家的手工陶瓷之所以珍贵是因为
制陶原料是一种叫做“伊利石”的灰白色黏土,来自岩石夹层,随着土地资源的开发,这种黏土变得很难获得;
慢轮制陶不同于普通制陶方法,需要手动转动陶盘,制作所花费的时间也就更长。
在这里大致给大家介绍一下制作过程。首先,在陶盘上洒一些干黏土,防止泥块黏住,并将泥团拍平;转动轮盘,做一个圆形泥饼作为陶器的底部;将陶泥搓成一根粗泥条,一圈圈盘起来并捏平,做成陶器的器壁。最后,等待店家烧制完成,就成为一个真正的陶瓷花瓶了。
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再制作时就没有那么好操作了。制陶是个技术活,一个人很难完成,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需要足够的耐心。但是不是特别的手残还是建议一下,这项体验既适合小情侣撒狗粮,也可以作为亲子活动拉近距离。
4、手工织布
听当地的人们介绍,拥有傣家手工织布这项传统技术的传承人现在已经不多了,所以在当地这项技艺显得格外的重要与珍贵。
真的听到这些真的感到很惋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生产已经逐步代替手工业作坊生产,慢慢的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也正在逐渐失传。
我更加的珍惜这次的体验过程,虚心的向当地人们请教。傣布织造过程复杂,要经过脱棉籽、弹棉花、卷制棉条、纺纱、缠线、上桨、染色、倒线、牵经编花上机等多道工序。
同样,在这里体验只需要使用飞梭、拉动织布机就可以了。看着图案逐渐完整,布料一点点织成,我的内心不由自主地自豪起来。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傣家花布在图腾上融合了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特点,花样独树一帜,与一般的纺织物品不同,工艺难度更大,因此也更具有傣家民族风情,受到许多民风爱好者的青睐。
03美食
1、手抓饭
曼掌村的手抓饭真的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手抓饭。各种不同的美食围成一圈圈,荤素搭配,分量非常足,每道菜我都吃的很满足。在这里没有人使用筷子,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这种吃饭的感觉真的非常好,具有浓郁的傣族风情,非常的原生态。
2、当地的自烤酒
傣族人民爱喝酒,酒是当地独具特色的“自烤酒”,根据气温调整酿酒时间。来这里一定要尝试一下,酒精过敏的就自行划过。自烤酒虽然是农家粮食酒,但是色泽清亮,口感甘醇。村民不光在日常自家饮用自烤酒,这也是招待宾客的佳酿。
结语:在这里你不仅能够放下心来好好感受生活,还可以体验很多傣族的手工艺项目,还可以感受到傣族人们的朴实真诚和傣族文化的无限魅力。在西双版纳这个小小村落,这些文化长河里的“沧海遗珠”,需要更多人共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