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自然保护地将占国土面积18以上人民资
TUhjnbcbe - 2023/8/29 20:01:00

「本文来源:昆明日报」

昨日,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云南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邀请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介绍全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省自然保护地

面积.58万公顷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云南一直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组成员、副局长王卫斌介绍,自年云南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来,全省先后划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11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处,全省自然保护地面积达.58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32%,初步形成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全省90%的重要生态系统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绝大多数重要的自然遗迹,为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生物生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云南省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到年,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初步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到年,显著提高自然保护地管理效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建成云南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18%以上”的目标任务和11项重点工作。近期,省林草局组织编制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年)》,进一步对全省自然保护地的时空发展进行科学布局。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立法引领改革的典范”

云南省出台中国大陆首部国家公园地方性法规——《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条例》,成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立法引领改革的典范”。为规范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定出台《云南省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及时修订《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及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办法》《总体规划报批管理规定》;发布实施《国家公园标志系统设置指南》《自然保护区管理规范》《省级森林公园认定》等多项技术标准作为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建立健全专家库、专家委员会、第三方评估等科学决策咨询机制,为规范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云南省于年在中国大陆率先开展国家公园新型保护地模式探索。年正式启动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以来,经过5年试点,全面完成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试点区各类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并在构建较为完备的国家公园制度体系、探索贫困地区国家公园发展的自养模式、形成融合传统生态智慧的内生型国家公园生态管理方式、充实“造血式”的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为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云南省强化日常监管,狠抓问题整改。启动“全省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地类变化监测”,利用实时卫星影像,全面分析梳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年度地类变化图斑,及时分析核查,对出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严格按照各项涉及自然保护地督察检查要求,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问题的整改落实。截至目前,由省林草局牵头整改的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以及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突出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同时,摸底排查全省自然保护地内涉及小水电、矿业权等情况,建立问题台账,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做好违建项目的整改、查处、退出等工作。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

自然保护地体系

云南省提倡全民参与,实现共建共享,每年为余万人次提供亲近、体验、了解和学习自然的机会,充分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福祉。全球数十个公益组织在云南省多个自然保护地长期实施动植物保护、社区发展等项目,“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自主参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成为中国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里程碑事件,高黎贡山观鸟也成为享誉国际的生态旅游品牌。

下一步,云南将以COP15在昆明召开为契机,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重点围绕科学创建国家公园、加快推进整合优化、及时修订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监测网络等四个方面,着力构建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记者杜仲莹实习生颜宁报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然保护地将占国土面积18以上人民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