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又是原地过年的大寒,不如学学古人的硬核生
TUhjnbcbe - 2023/11/3 20:52:00

一岁枯荣一岁寒。当浓浓的年味弥漫在街头巷尾,年1月20日10:39,太阳达到*经°,终于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列子·汤问》载:“寒是冷之极。”一年走到了大寒,意味着冷到极致,即将回暖。

此时,母鸡开始产蛋、孵化小鸡,鹰隼等猛禽则在天空中盘旋,寻觅猎物度过最后的冬天。而在河塘沼泽,(北方的)冰层早已冻得又厚又结实。在没有温度计的古代,人们以查验河流冻结的方式,来界定寒冷的程度。但大寒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吗?

颐和园昆明湖冰场已于年1月10日起开放,预计开放至2月4日立春。图虫创意

自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小寒更冷的年份占42%,全国日平均气温约为-5.6℃;大寒更冷的,只有28%,日平均气温约为-4.9℃;而且,每年最冷的一天出现在小寒的次数也多过大寒。因此,除东南沿海等少数地区,“小寒胜大寒,三九冻成团”的说法是可以站住脚的。

滴水成冰的大寒(图源网络)

尽管冷得“滴水成冰”,却无法抵挡人们“迎年”和“忙年”的热情。按民间的风俗习惯,大寒过后,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腌制腊味,准备辞旧迎新。与此相关的诸多节庆,如尾牙、祭灶、除夕等,也都发生在大寒与立春之间。

棉袄、棉鞋、棉被……棉花是如今过冬的主角之一。然而,在余年前的唐朝,棉花还是主要以观赏植物的身份出现在中原地区;直到宋末明初,*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后,棉才成为丝、麻之后,排行第三的纤维作物。在此之前,人们都穿什么过冬呢?

棉花古称“古贝”,在宋代前还是稀罕之物,多为观赏用。图虫创意

兽皮衣,是人类最早的御寒冬装。早在远古时代,以打猎谋生的先民就已经学会将兽皮做成简单的衣服御寒。兽皮取材便利、抗寒耐磨,体现了人们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

如渔猎民族的赫哲族、游牧民族的鄂伦春族,以及*土高坡上唱着“信天游”的陕北老乡,至今仍分别保留着制作、穿着鱼皮衣、狍皮衣和羊皮袄的传统。

黑龙江省博物馆的鱼皮衣、黑河瑷珲历史陈列馆的狍皮衣(图源网络)安塞腰鼓的陕北老乡的羊皮袄。图虫创意

春秋时期,兽皮衣的进阶版——“裘衣”出现了。每当“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的隆冬,达官贵族便穿起了狐、貂或是貉皮,其中最珍贵的当属狐白裘。

古人认为狐狸腋下的一块纯白色皮毛最为轻薄暖和,《晏子春秋》中便有“景公赐晏子狐白之裘,其资千金”的记载。《史记》中甚至记录了被嬴稷囚禁的孟尝君,用狐白裘笼络帝王的幸姬,免除杀身之祸的故事。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裘装对镜》(局部)中,身着裘装的仕女,一手搭于暖炉,一手持镜梳妆。故宫博物院

古时富贵人家的“棉袄”,实际应写作“绵袄”,是用蚕丝絮填充的,御寒程度不比兽皮,却有更多纹样。

丝绸作为棉花出现前的主要服饰原料,也是古代中国重要的税收来源。白居易《重赋》中“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就是描写天寒地冻的时节,地方官员大量征收丝绵进献朝廷,制备冬服的场面。

古代的“绵袄”,富贵人家用丝絮填充,平头百姓则只能用缫丝剩下的边角料,甚至蒲絮、芦花等。图虫创意

然而无论是裘皮、丝绵,都是古代奢侈的“单品”,难为普通百姓所有。

从东汉到唐朝,发达的造纸业也将触角延伸到服饰领域,人们身着由楮皮纸缝制成的“纸衣”——原料来自楮树的韧皮纤维,坚韧耐穿不说,且保暖效果佳,造价也低廉,是平头百姓的御寒之法。这些野生藤条甚至可以制成“纸被”,陆游便写过《谢朱元晦寄纸被》一诗。

另一种百姓过冬的日常穿着是“褐衣”——并不太美观的粗麻制品,陶渊明就曾以“短褐穿结”形容自己清减的出世生活。

楮皮纸与原料楮树。年,楮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图源网络)

随着棉纺织技术的提升,明清时期,棉质的冬装才正式走入大众视野。正如《红楼梦》第六回中所写,初进荣国府的刘姥姥看见凤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各式的冬衣早已既有温度,又有风度。

此外还有不少御寒的配饰。单就帽子来说,有男女通用的“抹额”、时尚标杆“卧兔儿”、露出发髻的“昭君套”,以及搭配使用的围巾和耳罩——“风领”“暖耳”等,风雅又实用。

《清国京城市景风俗图册》中佩戴昭君套的妇人。法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是最早使用煤炭的国家之一。距今余年的新乐遗址,共出土了97块碎煤精、精煤半成品和煤块。作为重要的燃料,煤炭也被古人用来当作一系列精巧的“取暖神器”,如火盆、暖炉等的原料。

辽宁沈阳的新石器时代新乐遗址出土的“精煤”工艺制品。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

暖炉,相传诞生于春秋时的楚国。因楚地冬日寒凉潮湿,人们习惯将香草放入熏炉中焚烧,后来又发明了更便携的手炉。唐宋年间,暖炉已十分普遍,白居易在《岁除夜对酒》中便写道:“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明清时期,手炉更是妃嫔们冬日人手一件的宝贝。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左侧为“十一月·围炉博古”火盆;右侧为“十二月·踏雪寻梅”手炉。故宫博物院

不仅有“暖宝宝”手炉,古人甚至还有“热水袋”。汤婆子,又名汤媪、脚婆、暖足瓶等,有锡、铜、陶瓷等多种材质,形似扁扁的茶壶,上有螺帽开口,将热水倒入其中,裹上布料,放进被窝用来暖脚、暖被。

北宋*庭坚便十分喜爱汤婆子,专门写下《戏咏暖足瓶》,道“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夸赞汤婆子是冬日的“好睡神器”。

清代铜汤婆子观复博物馆

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浓缩了古代皇宫的建筑典范,夏有唐代大明宫中临水而建、送风纳凉的含凉殿,冬也有汉代未央宫用以取暖的椒房殿。

《汉宫仪》中写有“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古人认为花椒性温,可驱寒祛湿,其芳香之气能祛除虫害,因此以花椒和泥巴混合后涂抹殿内的墙壁,称之为“椒房殿”,还陈设有华丽的羽帐、西域地毯、宝石屏风等遮风保暖。

汉代未央宫复原图(图源网络)

到了唐代,骊山下的华清宫,凭借丰富的温泉资源,引得唐玄宗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岁末,都要来此游幸避寒。雕着海棠花的贵妃池,更是唐明皇赠给杨贵妃的礼物。

华清宫与海棠汤图虫创意

明清时定都北京,冬天更寒冷,紫禁城中的取暖设备一应俱全。

工匠们在宫殿地下铺设火道,一直延伸至炕床下方。冬日由太监、宫女在殿外的廊下烧炭,产生的热气便能沿着火道,铺满室内的地面。这便是故宫引以为豪的暖阁与暖炕,足足将“地暖”的概念提前了上百年,令前来清宫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称赞不已:不但不占地方,且热量适度、均匀。也难怪乾隆会说:“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

养心殿东暖阁内景国家非遗传承保护联合会

取暖设备不仅限于宫廷,普通人的民居中也有不少御寒巧思。在湿冷的西南地区,彝族、纳西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流行的火塘,不仅是人们冬日制作烟熏腊味的场所,更承担了集会、祭祀等功用。

火塘,房内圈一米见方的土地,搭起石块,架起火堆,白天用来煮饭,入夜用来烤火,逢年过节祭祀。太平洋网

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早在金代,民居中已有“环屋为土床,燃火其下。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北盟汇编》)。如今提起炉、灶、床铺三合一的火炕,东北人仍有说不完的故事。这份回忆是“猫冬”的快乐,更是严寒孕育的蛰居智慧。

东北火炕和大红花被是传统东北人过冬的标配(图源网络)

围坐一桌、共食一锅的火锅,是如今国人心中的美食届“顶流”。其实早在余年前的朝墩头遗址中,就发现了火锅的雏形——夹砂陶四足双层方鼎。先民们可能是在下层点火,在上层的锅中烹煮食物。

西周·晋侯温鼎山西博物院三国·五熟釜重庆火锅天下宴博物馆清·银寿字火锅故宫博物院清·掐丝珐琅花卉火锅个人

唐宋之前,与火锅相关的记载大多停留在器皿上,如西周时期的单人自助小火锅——温鼎;三国时期的鸳鸯锅鼻祖——五熟釜。直到辽代,契丹人壁画中开始出现涮火锅的场景,人们围着火锅席地而坐,一旁摆满了牛羊腿,桌上还放着蘸料碟。

内蒙古地区敖汉旗康家营子辽墓出土的壁画摹本(图源网络)

寒冬腊月中暖胃又风雅之事,怎能少了冬酒?“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温热的*酒下肚,诗人的雅兴也随之被激发出来。

▲中国哪里的火锅最好吃?

1
查看完整版本: 又是原地过年的大寒,不如学学古人的硬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