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个傣族姑娘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其他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也有。
以“鸡”为煤:傣历新年那一天,傣家竹楼里到处可闻一片杀鸡声,鸡烧好后,便见姑娘穿上盛装,把鸡肉拿到集市上去卖,等候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
兴高采烈的小伙子纷纷来问价,如果姑娘说“吃了再称”,吃后又加倍要钱,便是不喜欢了。
若姑娘喜欢买鸡肉的小伙子,姑娘便会递给小伙子一个凳子,让他坐到自己身边。并相约到林子里去吃。
所谓“吃小酒”就是傣族青年经过一段时间的谈情说爱,互相了解,建立了感情,肯定了关系,由男女双方将亲戚朋友请到女方家,由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正式宣布订婚“吃小酒”。
“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在这之前,男女双方恋爱是秘密的,“吃小酒”之后,双方的关系便公开化了。
傣族青年结婚是“男嫁女娶”,因此婚礼主要在女方家举行。傣族现在仍有浓重的母系氏族色彩。
男女相爱并且得到女方家庭的同意后,傣族小伙就要到姑娘家中干3年苦活。
第一年要上山砍柴火,且这些柴火要够10年柴火量。如果家门口没有柴火就说明这一家没有女儿,只有“赔钱货。”第二年要上山割橡胶和下田种地。第三年则要打制银饰,结婚前要亲手为姑娘打制一套银首饰和银腰带作为婚礼。
这三年里小伙子只能睡在女方家的客厅里,等熬过了这三年,再由男方家庭请舅舅或姨妈出面提亲成婚。
当然,如果男方因为工作原因,无法保证三年上门的话,至少也要上门一年。
不同于汉族,傣家人一直是重女轻男。村寨里如果谁家生了女儿,就要敲锣打鼓请全村人吃饭,庆祝三天三夜。
若是生了儿子,就会闭门思过三天三夜。因为傣族小伙子结婚是要嫁到女方家中,当上门女婿。且出嫁后就不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所以当地人都说儿子是赔钱货!
婚后,女人在家里拥有绝对权威,大事小事全是女人说了算,当然养家糊口的也是女人。放眼望去,村口摆摊的,地里干活的全是女人。
男人们呢?“琴棋书画烟酒花”婚后男人们的生活是很快活的,喝喝茶,打打扑克,侃大山。他们常说是:做三年奴隶,当一辈子皇帝。
婚礼开始前,新郎新娘先要到佛寺去拜佛,祈求吉祥幸福,白头偕老。
栓线仪式,是傣族结婚的一个重要项目。是在婚礼过程中,主持人用一根白线,从左到右地绕过新郎再绕过新娘的肩,然后把线的两头分别搭在婚桌上,意味着两位新人的灵*已经被绑在一起了,从此之后,他们永不分离,白头到老。
傣族男女恋爱、结婚、离婚从某种程度上村规甚至要比法律上的规约更为有效,在处理男女关系上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婚后,男方一般要在女方家住满三年,然后才能携妻回到男方家住,在男方家住满三年后,又可以回到女方家住,即所谓“三年去、三年来”。直到夫妇二人盖起自己的房屋,经济能独立后,才离开双方父母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郎新娘结婚后即盖起自己的房屋,建立起自己小家庭的已不少。
此外,在这些地区,入赘的现象也较普遍,但在性质上和西双版纳已完全不同,它不是原始习俗的遗留,而是封建婚姻的产物。入赘的人社会地位极低,他们的子女没有财产继承权。
傣族结婚后,夫妻恩爱,感情融洽,离婚的极少。如离婚,由提出离婚的一方递给对方一对腊条,或双方拉一块白布从中剪断,从此便恩断义绝,算离婚了。如夫妻中一方死去,不论年龄多大,也要举行离婚仪式:生者用一根棉线拴在死者的棺材上,出殡时由一老人用刀将线割断,生者和死者便断了夫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