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根,珠海边检总站台山边检站一名90后民警。曾经,是一名铮铮铁骨的*人;如今,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警。他把一名退役*人的家国情怀融祖国的边疆事业,今年7月,他主动报名参加国家移民管理局组织的轮勤轮训工作,到云南边检总站磨憨边检站执行为期三个月的轮勤轮训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磨憨口岸
▲中老界碑
高速“卡点”执勤与版纳“特色”蚊虫
刚到云南磨憨的时候很不习惯,因为这里的天气变幻无常,一天之内温差能达到15度之多,地表温度竟达50度,可以想象,这是达到了可以煮熟鸡蛋的程度了。刚到磨憨站,我就被安排在边境高速防疫卡点开展执勤工作,高速防疫卡点是“24小时执勤、3班倒”的执勤模式,所以高速防疫卡点执勤的同志就没有生物钟可言,无论白天黑夜,到点上钟,坚守岗位,点到换班,抓紧时间休息。其实,累点、辛苦点倒没什么,最让我难以忍受和最难忘的则是西双版纳的“特色”蚊虫,任何人一旦被这里的蚊虫叮咬后,痛痒感能反复持续半个月之长,会让你时刻都会记住这个地方的“特色”。现阶段,全国上下都在努力抗击疫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无论条件多么的“特色”,这都是其次的,我守卫的这道关卡,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我必须守住!”
▲夜间执勤
▲执勤环境十分艰苦
帕卡“紧急”任务与路途“曲折”离奇
8月份的云南,进入了雨季,连续一个多月的强降雨给曼庄口岸的执法执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和挑战。记得有一日,我同其他战友接到一个紧急任务,前去帕卡口岸增援。刚出发不久,就碰到由于滑坡导致的一颗树倒塌,刚好“封锁”前往帕卡的道路,来来往往的行人都是躲着,亦或猫着腰过。于是我们一行人下车,冒着大雨清理路障,齐心协力把倒塌的大树挪到路边继续前进。然而车还没行驶一会儿,危险就来的猝不及防,前方突然散落一堆零零散散的石头,于是我们赶紧再次下车清理,任凭雨水拍打在脸上,任凭旁人驻足观望,我们加紧清障,道路很快被疏通,车辆继续前行,想着马上就要到达帕卡口岸,大家内心都兴奋不已。然而,当车辆即将到达目的地时,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众人,道路彻底封死,大石块压着大树,没有专业的工具根本清理不了。作为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更不会因为一路的“不顺”而感到烦躁。于是大家决定,用自己的双手去开辟通道,经过1个多小时不懈的努力,我们“清理”出了一条仅限一人通行的小路,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
▲大暴雨中的执勤卡点
丛林“蹲点”巡逻与凌晨“办案”常态
10月初,根据磨憨边检站的勤务安排,我被分配到其下辖的勐润分站开展轮勤工作。据勐润分站的同事介绍,由于勐润分站所管控的边境地段与老挝没有天然屏障,且边境线长、便道多,是磨憨边检站管控难度最大、反偷渡形势最为严峻的分站。同时,勐润分站平时查处的偷渡人员和货物走私案件也特别多,办理走私偷渡案件几乎是每天的常态,忙到凌晨两三点已是家常便饭。而最为艰苦和危险的,则是所处的执勤环境,由于有些卡点十分偏僻,别说手机信号难以覆盖,就连通水通电都是难事,在丛林中开展巡逻、蹲点是一项比较危险艰巨的任务,不仅要防止“特色”蚊虫叮咬和各类蛇的袭击,还要经历烈日灼晒和暴雨侵袭的考验。每天执勤只能利用太阳能灯泡维持夜间照明,随身背的水壶进行水分补给,压缩饼干拿来充饥,我们学习着身边战友的技能,他们像“丛林猎手”一般,用敏锐的嗅觉和高超的本领,夜以继日、循环往复的捕捉着丛林中一切危害国门安全的“事物”,确保国门安全无虞。
▲接收老挝遣返人员
▲查获的走私物品
“我的青春属于国门”,这是磨憨边境线上的他们最真实的写照。3个多月的边境执勤让我收获满满,在亲身经历执勤艰苦的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退役不褪色,守卫祖国边境线是多么的神圣与光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身处国门口岸,我们的身后是祖国!”
供稿人:台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杜长燕夏国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