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到富有异域风情的地方玩,但又碍于不方便出国,或者资金有限。我想,西双版纳你值得一去。
关于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镶嵌在祖国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
西双版纳包括了一市一县,“西双”的意思是十二,“版纳”的意思是稻田,而这连起来就是十二块稻田。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是离赤道很近的城市,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
遇见西双版纳
告庄西双景景德寨
10月1日一大早,我们从厦门飞昆明,再从昆明转机飞往西双版纳。于当天下午4点多,到达西双版纳嘎洒机场。
到达西双版纳的时候,我们本以为正值国庆假期,西双版纳应该到处人山人海。没成想,今年国庆的西双版纳显得格外的冷清,一点都看不出是个旅游城市。
我们从机场打车准备去往民宿的路上,司机告诉我们,因为今年有“登革热”(一种咬了人人就会发烧感冒的蚊子,严重者会致死),死了两个人,所以今年国庆的西双版纳相对往年就显得极为冷清。
听到“登革热”三个字的时候,我们下意识害怕了一下,但害怕不过三秒,就开始为今年国庆旅游不用再看人头而暗暗高兴了好一会。
到达民宿,安顿好行李后,我们便前往本次西双版纳游的第一站——告庄西双景景德寨。这里有景洪大金塔,也称缅甸大金塔(我们去的时候大金塔正在修建,所以没进去参观),还有西双版纳最大最热闹的夜市——告庄夜市,这个夜市有两百多家摆摊的摊位,但这里的摊位并不会有嘈杂,也不会杂乱无章。整个夜市,到处闪烁着五颜六色,由高处往成片的摊位望去,看到那比星光还要璀璨的灯火,还有色彩斑斓的摊位,不禁令人叹为观止。
野象谷
10月2日,我们去了充满神秘、奇异、惊险而又令人陶醉的野象谷。据说,野象谷大约有野象50群,-只左右。平均4.4天有一群野象出没、漫步、洗澡、嬉戏。但它们每年都会在西双版纳和缅甸之间随着季节变换而迁徙,所以夏秋季去野象谷一般看不到野象。因此,国庆节去野象谷的我们,自然是没见到野象的。
后来,走了好长一段路后,我们便坐上亚洲最长索道,穿过雨林,回到北门的“大象学校”,观看大象表演。据说,这是我国第一所驯象学校。这些训练有素的庞然大物,会向游客鞠躬,表示欢迎,会作头顶地、脚朝天的倒立,会和着音乐的旋律跳舞、会用象鼻作踢球表演……游客还可以骑在象背上或坐在象鼻上,与象合影,甚至可躺在地上,让大象用脚给你按摩……看到它们的灵性乖巧,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游完野象谷后,因为已经下午五点多了,野象谷所处的地方比较偏远,不好打车,我们便跟人拼车回了市区。
回到市区,我们并没有直接回民宿,而是去水果批发市场逛了一圈。相比市区的水果店,水果批发市场的水果确实是会比较便宜。但老实说,西双版纳作为盛产水果的地方,除了品种多了点,卖的很多水果并没有比南方便宜多少。
傣族园、曼听公园
10月3日,我们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傣族园,另一个是曼听公园。
傣族园是白天去的,到达傣族园的时候,已经中午,我们便找了一家叫做“傣家乐”的餐厅吃午饭。顾名思义,“傣家乐”吃的就是傣家菜。傣家菜都是些什么烤鱼、烤肉、杂菜汤、手抓饭之类的,吃一顿觉得新鲜,吃第二顿便觉得特别腻,所以,到最后,我们吃傣家菜也就变成纯粹只是为了填饱肚子。
吃过午饭后,我们便前往泼水广场。我们都知道,傣家人知水敬水爱水,一年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泼水节,但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是在每年的4月份,所以10月份去旅游的我们,没法真正体验当地的泼水节。但有一个地方,天天都有泼水节,那就是傣族园的泼水广场,在那里每天都会上演两场泼水节。
到达泼水广场后,我们花了80块钱,买了票,换了装,便加入到泼水队伍中。下午2点整,泼水活动正式开始。上百人聚拢在圆形的水池边,拿着泼水盆,跟着音乐的节奏,相互之间,你泼我,我泼你,场面颇为壮观。
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互相追逐着、嬉闹着,散发着激情奔放的氛围,尽享着“泼湿一身、幸福终生”的酣畅淋漓。那水就犹如吉祥的圣水,在我被水泼满一身的那一刻,身上的疲惫,身上的怯弱,身上的忧愁,一下子就烟消云散,整个人变得轻松愉悦起来。
泼完水后,我们便联系了包车司机前往下一站: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的门票是元/人,包含自助餐。在公园里,享受完自助餐后,我们先是去放灯池放了水灯,然后又去大广场参加了颇为有趣的篝火晚会。晚上八点,更是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景演出。演出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上篇所展现的是各民族的舞蹈及文化,中篇则是傣族的互动活动,下篇的主题为湄公河之韵,展示湄公河沿岸各国的文化。如果你想了解西双版纳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那只要看一场实景演出,就够了。
热带雨林谷、景洪夜市
10月4日,我们去的是热带雨林谷,雨林谷里面最吸引人的地方,大概就是克木人了。克木人于年被发现,被发现前以猎物为生,食生肉生血,至今只有0多人,仍属于母系社会。他们有语言,无文字,对外沟通需要特殊的翻译。因此,我们特地请了个导游为我们翻译。
我们进谷之前,有几个克木人拿着装有类似于*色颜料的小碗站在门口。每有一个人走过,克木人就会在他们左脸颊用*色颜料涂一道线。导游说,这是克木人特有的习俗,在你脸上涂上这个*色颜料,你就是他们的朋友。
涂完*色颜料后,我们便跟随着导游的步伐前往雨林谷。走没多久,突然有一个克木人从树上一个草屋里顺着一条挂绳晃出来,嘴上喊了声:“呼哈。”导游说:“那是‘你好’的意思,当克木人说‘呼哈’的时候,我们也要礼貌性回一句‘呼哈’,但不能说成‘哈呼’,因为‘哈呼’是向对方发起挑战的意思。”此外,除了“呼哈”和“哈呼”,导游还告诉我们,他们的再见叫做“未必”,厉害或牛逼叫“力”。当你身处其中,跟克木人说着他们的语言的时候,会觉得特别有意思。
再往前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位克木族老奶奶,据说是族中的长老,她的耳洞很大,毫不夸张的说,塞进一颗大核桃都绰绰有余。她的牙齿黑漆漆一片,乍一看时会觉得有点恶心。导游说,在克木人部落,耳洞大和黑齿都是高地位的象征,耳洞越大,牙齿越黑,地位就越高。据说她们之所以把牙齿涂黑,是因为经常食用森林中的土、虫等,牙齿会被腐蚀,所以就用一种利用木炭、烧过的铁和植物汁液调和成的“黑牙膏”涂抹在牙齿上保护牙齿。
除此之外,雨林谷里面还有空中走廊、歌舞表演、射弩,以及克木人赤脚踩玻璃渣、刀切脚底板及舌头,以及舌舔烧红的生铁板等杂技表演。当时的我看得心惊肉绽,特别是拿刀切脚底板跟舌头那一幕,我直接没有了看的勇气。
逛完热带雨林谷,我们又去了景洪夜市。景洪夜市没有告庄夜市那样灯光璀璨,但随处都是各种美食摊点,绝对足够满足你对美食的追求。那边的摊点最多的是傣式烧烤,据说当地很多居民晚上都是在那里吃烧烤喝酒。
我们到景洪夜市,并没有直接吃。而是先逛了一圈,最后在众多烧烤摊中,选了人流量最大的一家。但因为没吃过当地烧烤,也不知道吃什么最特色,我们就随便了一些烤物,有虾、鸡爪、鱿鱼、鸭胗、小肠、金针菇、白菜、莲藕等等。让我给当地的烧烤作评价,我想,用一句话概括,大概就是:不管荤素全加辣,但味道真的超级美,吃上一口就停不下嘴。
中缅边境、独树成林风景区
10月5日,我们买了跟团一日游。本来计划去的中缅第一寨勐景来,结果帮我们买票的小姐姐却给我们买成了中缅边境--独树成林一日游。所以我们便没去勐景来,而是去了中缅边境。
这种一日游最大的弊端就是很走马观花,每到一个景点都是匆匆拍个照就走了。我们那天的行程大概就是:坐四个小时大巴车,在中国边境口岸—打洛口岸拍几张照,然后凭通行证跨过中国的国门,在缅甸边境口岸再拍几张照,便又凭通行证折返。打卡完中缅边境,在打洛口岸附近吃过中午饭,又去了独树成林风景区。在风景区内,我们坐着电瓶车,在导游的介绍下,打卡了界碑,打卡了边防小路,亦相对近距离和中缅友谊大金塔合了张影。最后,在景区内看了一场泰国人妖秀,便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到下午四点多,我们便乘坐大巴车返回景洪。
到达景洪的时候,差不多是晚上7点左右,我们在外面随便找一家餐厅解决完晚餐后,又去告庄夜市逛了一圈才回民宿。
10月6日,我们没有安排任何行程,一觉睡到十点多。醒来后,便收拾行李奔向机场,结束了6天5晚的西双版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