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2月1日电有一种城市,原本藉藉无名,微乎其微的存在感使其一度被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但随着近现代铁路事业的发展,它们凭借先天的地理优势成为了重要交通枢纽,并在飞速的社会化进程中依靠轨道交通运输获得了可观的人口及经济流量,一跃成为现代工商业城市。
这就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比如随卢汉铁路而崛起的石家庄和郑州、随中东铁路而崛起的哈尔滨等等,他们不仅刷新了“存在感”,更凭此跃升为了省会城市。
就像漕运兴起了运河沿岸的苏杭城市,火车更新了中国内陆城市的版图布局,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几乎每一次运输方式的变革,都会对经济增长、社会变迁、城市能级发展等产生深远影响。时过境迁,在祖国西南正有另一条同样具有特殊意义的铁路,自带“泛亚铁路开通”热词流量,“拉来了”属于它的时代。
${{1}}$
西双版纳高铁站实拍图
泛亚铁路或将云南带向世界
泛亚铁路计划始于年代,预计建构长公里,可大致分为中线、西线、东线。其中,中线可连接中国云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在历经5年多时间的建设,泛亚铁路中线首通段的中老铁路线将于今年12月通车,且预计在年前中线和西线将会实现贯通。至此,中老铁路将成为中国在东南亚战略布局中唯一一条建成铁路,待全线贯通后,云南更是有望成为西部地区最快、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基建一直是中国“一带一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十几年来,云南不遗余力投入到泛亚铁路大通道的建设中,可以说,发展铁路事业的重点不是铁路本身,而是打通上下游通道,实现内外嵌套式资源互补,促进产业升级。
我国背靠庞大的加工制造业体系,加之与云南接壤的邻近国优势资源禀赋,泛亚高铁的开通可以释放外部资源引进深加工的效能最大化,瞬间激活能源产业链、物流大通道产业链等闭环产业链系统,使云南直面人口增长及经济腾飞的红利。
事实上,实现资源互补的产业模式在我国也早已有践行——据报道,阿里巴巴向其在泰国东方经济走廊项目下的智能数字中心枢纽注入约3.5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服务泰中之间的冷链、货运等。此举不仅可实现在24小时内跨境运输农产品,还能促进泰国和中国之间货物流通,以及与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的边境贸易。在今天,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后,还能实现从版纳中部城市景洪到老挝首都万象仅用时4小时左右、景洪至泰国曼谷用时不超过10小时的惊人效率比,大大缩减了我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货物物流时间,这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与往来国之间流通货物的多元性,如海鲜品、冷冻食物等;还能拓宽经济通道,加强贸易进出口的能动性与更多的可能性,实现产业的多维升级。
今年国庆期间,全国各地迎来了补偿式出游热潮——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10月1日至7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0%;同时,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1亿元,恢复至疫前同期的约60%。其中云南省共接待游客万人次,恢复至疫情前的81%;实现旅游收入.1亿元,恢复至疫情前的72%,两项同比数据均远超全国均值。可见云南所面向“14亿”的大文旅消费的强有力支撑。
另有统计数据显示,待泛亚铁路开通后,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城市经泛亚铁路运输到达中南半岛总体成本将会大幅降低。如昆明、成都前往泰国的运输时间将分别减少3.9天、4.5天;昆明、贵阳前往缅甸的时间将分别减少5.9天和5.8天。这使得云南、乃至我国西南城市群面向“17亿”市场的人口活力、双城建设、跨境合作等,都将大幅度提升时效性及成本优势。
红利兑现期,版纳双循环发展渐入新佳境
地处彩云之南的西双版纳,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凤尾竹下处处可见东南亚风情建筑,包容性更强的在地文化使得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成为了所有人心中最向往的生活。
作为北纬21度唯一热带雨林区,西双版纳拥有全国1/5的植物品种、1/4的动物品种,森林覆盖率高达81.3%,每立方厘米空气中高含个负氧离子。西双版纳更是中国唯一宜居的雨林旅居度假区。全州林地面积.6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6%,森林蓄积量为1.93亿立方米。在这里,一种可以满足全新生活本质的生活方式在此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但版纳蕴含的能量,还远不止于此。
以史为鉴,口岸城市历来是投资者青睐的风口,因其天然的资源及畅达的水陆交通等优势赋予了它们绝对的竞争力,天津港、广州港的繁盛景象一路发展至今,可见当下乃至未来,口岸要经济都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破局关键。由此,西双版纳或成为新的东南亚经济中心。
一方面,以*策红利为导向,版纳站的更高。西南部因其丰富的地貌特征、少数民族文化、及重要的联通东南亚的枢纽要塞占位,形成了天然的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拥有着发展文旅、产业、贸易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链接中老泰的经济走廊价值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以后疫情时代的投资及居住需求来看,版纳看的够远。在基于先天自然底板的稀缺性优势之上,版纳加快了城市更新与升级的脚步——以“一江连六国”的独特水域地理优势,搭载包括橄榄坝码头、中老铁路橄榄坝站在内的4个国家一级口岸,联动世界经济动脉;升级版纳4E机场,预计在年带来万的吞吐量,空运的飞升使得版纳迎来了更大的流量;进而泛亚铁路开通,确立了西双版纳作为东南亚桥头堡的关键角色,这陆路的历史性一章也将版纳带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地。至此,版纳形成了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搭载全维度配套资源、以及可同时满足劳动力出口及高端需求的产业支撑,一个立体的“金三角”式产、城、人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版纳注入了焕然一新的生命力。
焕新的生命力之下,也藏着惊人的爆发力。据悉,中国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准备就绪,将于年1月1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国开始生效。而版纳、甚至云南省作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门户枢纽,也将迎来契机。
同时,依托版纳天然的生态资源及民族文化优势,大跨步式地向“世界旅游名城”迈进,形成了富有版纳“IP”的独特文旅标签,为吸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