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百度榜单“机舱全是人,仿佛回到3年前!”话题冲上热搜。
据有关媒体报道,现在国内第一波“阳康”的北方人口正络绎不绝的进入三亚,希望借此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当然,暴增的出游复潮,并没有让游客们完全消除对新冠疫情的戒备之心,充足的N95口罩,莲花清瘟、布洛芬、感冒药、抗病*颗粒等纷纷准备充足,才是对出游的妥帖安排。
随之而来的即是忙碌的三亚酒店和民宿,以及旅游相关的服务。根据携程报道,一周之内赴三亚旅游定酒店的北京人口比同期增加了30%,看来北方的人民已经按捺不住去温暖地带过冬的需求了。
在这一形势的影响下,三亚各景点的旅游服务已经进入了备战状态。如蜈支洲岛、阳光海岸等海上项目,相应的冲浪、潜水、海滨浴场的游玩设备也紧锣密鼓的上线中。
据海南酒店相关数据统计,近几日入住率高达85%左右,与11月相比增加一倍游客。“新十条”的公布,第一波“阳康”后的北方游客们,现在正步入了报复性的出游阶段。但有些酒店经理向记者反映,一些员工还处于病情恢复状态,酒店服务人数不充足,在整体的服务质量上还需要游客担待。也有一些酒店管理人员,对于刚“阳康”的游客并不敢放开大规模的接待,更担心第二波的感染,因此对酒店接客能力还是有所收缩,怕引起更大规模的病情反复。
今年8月,海南因为疫情原因滞留8万名游客,饱受诟病,天价酒店住宿费,天价食宿费,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海南相关*府也出台了一些补救办法,但依然无法消除舆情。面对这波的报复性度假,相信海南相关部门吸取前车之鉴,妥善做好旅游工作和游客人身安全的双保障。
北方人群为何到三亚度假
据大数据统计,本次疫情全面放开后,南方城市的“阳性”攻击要比北方城市好的多,受到南方城市空气湿润,气候温暖的影响,类似阳性反应的刀片嗓和发烧等症状,在南方受感人人群中此症状占比较少。
随着三亚旅游热的逐渐升温,国内的热门旅游地,如云南大理、西双版纳、广州深圳、广西阳朔等南方热门目的地,将在春节前后迎来一波高潮。
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常态化后的旅游方式改变
疫情三年的不间断持续,最受冲击的行业要数国内外旅游行业了,社会称这种现象为“疫情特别现象”。这使得长距离的跨省跨国游中断,而近距离的本地游、乡村游、周边游成为城市人口出行的热门目的地。这被称为是“微度假”,民宿和露营成为新型的住宿方式。除了旅游方式的改变,娱乐的方式也产生了变化,比如剧本杀、亲子、研学等结合了旅游和娱乐的项目也成为大众的心头好。
未来随着疫情的常态化,旅游方式可能会更主题化、个性化和非标准化,越来越小型的旅游产品将受到欢迎。景区也并不能以高票价吸引客流,沉浸式的街区休闲游和康养旅游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产品。